PPP撕开环卫变革的口子 超10亿的一体化项目频频出现
细细推敲这几年来环卫招标项目,发现如下有意思的特征:
第一,扫大街的
环卫正由政府大包大揽向市场化转变,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环卫市场化服务比例已达30%,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环卫市场化项目投资体量增大、合作期加长,从政府3年以内购买服务向10年以上PPP转变,PPP模式催化下,环卫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
第二、PPP工程包规模越来越大,作业范围也越来越广,大环卫理念呼之欲出。以侨银环保中标的云南官渡环卫PPP项目为例,项目的服务内容囊括8大类、25个小项,服务范围早已超过传统环卫内容,由传统道路清扫、垃圾收集清运扩充到公厕扩建、公厕运营管理维护、绿化管养维护、景观绿化、河道湿地日常清淤等。
第三、市场主体颇为活跃,国企与民企同台竞技、三大阵营基本形成。若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大型国企、央企、建筑承包商少数人的资本盛宴,那么环卫市场的玩家层出不穷,其背景也不尽相同,传统环卫设备商、末端垃圾治理企业、地方国企龙头企业三大阵营若隐若现。
第四、传统固废龙头企业向上游拓宽,“抢食”清扫收运+后端处置一体化项目。以多年蝉联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榜单的启迪桑德、首创环境、锦江环境为例,近两年也在高调进军垃圾清扫、收运、智慧环卫等业务。
1)启迪桑德早在2014年起,就开始积极在环卫领域进行布局,2016年环卫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新签76个环卫清运项目合约,年度合同额共计11.13亿元,比2015年度增长280.35%。
2)2016年8月,首创环境中标河南省西华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标志着正式进入环卫清扫与垃圾收运领域。
3)2017年6月,杭州锦江集团中标贵州省安顺市黔西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PPP项目,也宣告着正式进入清扫收运+后端处置一体化项目。
第五、传统设备企业和水务龙头跨界玩运营。以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标2015年年度大单“海口市龙华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为标志性事件,正式拉开环卫装备制造企业进军环卫清扫及收运领域大幕。
早在2015年,水处理龙头大鳄北控水务也在加码环卫业务,成立北控环境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4月份,正式更名北控城市服务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北控城市服务)。目前,北控城市服务在北京、河北、广东、内蒙等地建成一批环卫项目。7月13日,北控城市服务又与昆明市西山区签署了西山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合资合作协议。该项目年服务费约1.4亿元,合同期16年,是目前国内总合同额最大的环卫市场化项目之一。
第六、全国各省市环卫市场化程度参差不齐。通过上述10亿以上项目得出,深圳、上海、海口等地市场化程度较高,二三线城市市场化程度较低,南方比北方市场化程度高。目前全国市场化程度平均30%左右,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环卫市场化程度将进入突飞猛进的时期,市场化程度将大幅提高。
第七、一体化、PPP化将加速环卫公司整合。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PPP模式渗透越来越深,马太效应下,大公司将越做越强,中小环卫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日益被挤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没有搭上PPP项目车的话,可能日子没以前好过啦。同时,环卫领域企业并购重组、股权合作将明显加速,此类事项已逐渐出现。
所有的变化,涌现出的新趋势、新机遇,都来源于变革。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傅涛曾指出,这是一个变革、重构、创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好时机,过去十年BOT特许经营造就一批领先企业,当下ppp模式最火,PPP旋风刮向环卫领域,撕开环卫市场化改革的口子。
借势这股春风,2015年4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地方政府通过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将道路清扫保洁、垃圾运输、环卫设施建设等推向社会,实行市场化运作。
由政府“一揽子”包办的传统环卫产业为什么被推向市场,引入竞争?上海环境集团总工秦峰认为,传统环卫行业多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僵化不灵活,自己考核自己手下的“兵”,难免绩效考核机制形同摆设,而且部分地区机械化程度低,服务手段落后,仍以传统的人工清扫作业为主,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老百姓口诛笔伐的对象。
此外,作为财政拨款的传统环卫,远远适应不了新型区域环卫建设(如大量机械设备、垃圾中转站及末端处理设施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资金问题成为制约环卫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秦峰补充说,运用PPP模式,一方面能缓解政府财政紧张,减少设备采购资金的压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新生,相比某些种类的PPP项目,商业模式和利益补偿机制更加清晰明了,不会有太多的磕磕绊绊,因为垃圾收费按吨位计价,道路的清扫保洁按“面积和级别”和厕所维护按“数量和等级”付费。
综上所述,环卫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沉重的人员包袱,落后的作业方式,低效的资金利用率不尽快改变,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只有进行市场化外包,使政府从环卫工作中解脱出来,管干分离,打破以往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采取PPP模式引入一批综合实力雄厚、专业技术领先的社会资本方,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面提高我国环卫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才是上上之策。